首页 / 发改工作 / 资源与环境 / 发展循环经济
发布时间:2019-01-22 20:46:30
来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应对气候变化处)

广汉市深入贯彻疏堵结合理念,通过建立完善机械化收集、专合社运输、企业加工、市场运作、财政奖补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模式、收、运、储、加、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前端收集运输、中端储存加工、后端产品使用的全产业链补贴扶持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一、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市级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市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考核办法,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农业部门推进综合利用,财政、发改部门制定奖补政策,宣传、教育部门负责政策宣传。三是建立督查联动机制。建立由四大班子领导和各成员单位共同组成的领导挂点、部门包村联动机制,分工落实责任区域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督促检查。

二、建立完善的收储体系

一是建立田间机械捡拾打捆+秸秆收集运输专合社的收运体系。建立秸秆收集运输专合社,联接种植户和秸秆加工利用企业。种植户通过将秸秆交由专合社统一销售,从中获取收益。全市共有49个专合社、300余台打捆机、600余台转运车辆参与秸秆收集运输工作,2018年小春、大春共实现农作物秸秆机械打捆收集近2万吨。二是建立政府引导合理布局+专合社投入建立秸秆收储点的储运网络。在乡镇建立秸秆收储点,配备相应的打捆、运输设备,聘请专人负责秸秆收储运工作。专合社通过将收集到的秸秆运输至指定的秸秆收储点,从中获取收益和补贴。全市共建成秸秆收储点13个,均匀分布在17个乡镇,收储大棚5万平方米,收储容量达5万吨/年。

三、建立科学的利用体系

一是提高秸秆农用水平。按照种养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改土技术,积极开展秸秆牲畜养殖能源化利用沼肥还田、秸秆沼气沼肥还田等循环利用,鼓励畜禽养殖场(户)和小区、饲料企业进行饲料化利用,引导秸秆基料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二是拓展综合利用渠道。引进秸秆收储加工企业,开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有机肥和压缩打包等加工,收储加工能力超过5万吨/年,建立完善了省内外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大力开展燃料化利用。整合市级相关部门力量,为燃料化利用提供土地使用、项目申报、政策支持等服务。根据《广汉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实施方案》,推广应用秸秆生物质燃料锅炉,促进生物质能源集中供热项目落地。

四、建立积极的政策体系

一是适度开展财政补贴。对购买秸秆机械给予财政累加补贴,对秸秆收集运输、还田作业、收储点建设、食用菌和饲料养殖企业(专合社)等予以补贴。二是积极开展政策扶持。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秸秆免征增值税。企业以秸秆为原料从事加工生产、购进农产品,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税额抵扣;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板、刨花板等,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80%。扶持固化成型、颗粒使用企业加快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