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2 17:35:36 |
来源: |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我委致力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抢抓国家推进企业外债管理改革的机遇,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在境外发债,拓展融资渠道,2017年我省国企、民企纷纷亮相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发行外债11亿美元,融资规模达上年的3.6倍,境外融资工作迈上新台阶,形成部门高效服务搭好台,企业诚信唱好戏的新局面。
境外发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是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国家要求创新外债管理方式的大背景下,企业纷纷利用美元低利率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令亚洲美元债发行达到空前规模。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我委抢抓机遇,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一是摸清需求。在年初开展摸底调查,收集掌握意向性企业,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宣传和培训。二是做实申报。根据意向性企业自身条件,实行有保有压,指导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申请并完善发行方案。三是向上争取。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对接,及时做好债券相关情况报告,争取国家在外债额度上给予四川一定程度倾斜支持。
2017年企业外债发行工作呈现新的特点,取得新的突破。一是主体更加多元。继2016年国有企业首发3亿美元债券后,民营企业也实现零的突破,分别在新加坡交易所、香港联交所成功发行5亿美元、6亿美元债券。二是区域有所拓展。从申报企业地区看,成都地区企业申报活跃,且受益于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影响,更易获得较高等级的国际评级,同时泸州等市(州)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也积极参与并获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备案支持。三是债券认购倍数大。我省优质民营企业打破了境外发债大多为中资境外机构的局限,受到国际机构投资者高倍数认购,融资成本优于国内同期至少2个百分点以上。
国际融资渠道的拓展和融资规模的扩大,有效服务于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有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国有企业募集资金大部用于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等,拓宽了项目融资渠道,优化了企业负债结构。二是有力推进对外投资贸易。民企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有利于企业优化资产配置,对冲海外投资风险,促进国外资源技术引进和省内产能装备输出。三是有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在债券发行过程中获得国际权威评级机构出具的信用等级,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形象,扩大企业在境外投资者中间的影响力,对企业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能力有重要意义。
2018年我委将继续配合国家创新外债管理模式,抢抓新机遇。从国际形势看,在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政策引导下,英国、加拿大等多国已开启了加息周期,这将对目前的债券市场构成压力。面对新形势下的国际资本市场,我委将更加高效的服务,协同企业找到最佳发债窗口期,募集到条件优惠的资金。一是丰富债券种类。进一步丰富债券发行种类,在公开发行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定向发行,探索发行欧元债等多币种债券。二是争取扩大规模。争取国家给予我省更大的企业外债发行规模和管理权限,引导募集资金有序调回境内,用于支持省内重点产业、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加强对港合作。通过川港合作平台建设,深化与港交所及相关中介机构的交流合作,为我省企业在香港发行债券提供更加便利优惠的服务。四是做好风险防范。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防范外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