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财政预决算
发布时间:2014-03-17 17:17:33
来源:办公室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一、 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㈠  基本职能
  ⒈贯彻实施国家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省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⒉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和政策建议。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⒊负责监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责任,研究宏观调控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搞好总量平衡,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指导、协调和宏观管理。
  ⒋负责汇总分析全省财政、金融等方面情况,参与制订财政、金融、土地政策,综合分析政策执行效果,负责全省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提出多渠道融资的政策建议,综合协调财政、金融、价格和产业政策等经济杠杆,保证全省国民经济计划和发展规划的实施。
  ⒌承担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搞好重要专项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衔接,指导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工作。
  ⒍贯彻实施国家和省价格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和执行价格调整改革规划,提出年度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及价格调控措施并组织实施,管理国家、省列名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监管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承担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工作,负责全省价格监督检查、价格成本调查监审、价格监测、价格认证等工作。
  ⒎负责全省投资宏观管理和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拟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安排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或转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除外)和资源开发利用、外资、境外投资项目。引导民间投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指导和协调国外贷款项目实施。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指导工程咨询业发展。
  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订全省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衔接农村专项规划和政策。拟订重大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全省重大生产力合理布局,协调推进全省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指导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发展。
  ⒐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组织编制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协调规划实施和进行监测评估,组织拟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政策,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
  ⒑负责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研究分析省内外市场和对外贸易运行情况,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并监督执行。会同有关部门管理粮食、棉花等重要物资和商品的省级储备工作,提出重要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
  ⒒负责全省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政策中的重大问题及政策。
  ⒓推进可持续发展,负责全省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并协调实施全省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组织拟订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和政策措施。
  ⒔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加快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⒕指导、协调并综合管理全省招标投标工作,对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⒖负责与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工作衔接,负责组织协调和处理全省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协同做好全省铁路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编制的相关工作。
  ⒗负责组织编制全省国民经济动员与装备动员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装备动员和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与装备动员有关工作。
  ⒘承担省实施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省攀西地区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省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
  ⒙承担省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⒚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㈡ 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委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统领,以扎实工作为基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主要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1、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一是研究起草我省2014年重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协调推进12个重点方面改革。二是全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提出2014年全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安排,在省级试点市开展评估。三是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制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放宽市场准入,努力扩大民间投资,出台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推动设立省级铁路建设专项资金,推动建设全省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四是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加快建立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和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完善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研究制订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用气阶梯价格指导意见。
  此外,还将着力做好扩大开放合作有关工作,主动对接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部署,加快研究我省作为两大经济带交汇点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抓住国家重大产业布局调整的时机,积极谋划承接一批重大产业转移。

  2、创新推进投资项目管理
  一是继续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着力激发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深入细致做好全年投资项目工作安排和任务分解,奋力实现全年投资2.37万亿元目标。二是着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产业类投资比重,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优化结构,继续加大民生事业等项目支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强化对500个省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分类分阶段加强管理,创新做好用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统筹推动项目加快实施。四是全力以赴推进成都新机场、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汶马高速公路等一批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泸州港和宜宾港整合工作。五是千方百计抓好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继续组织指导市(州)按季度进行新项目集中开工。六是积极对接中央预算内资金主要投向,努力争取国家更大支持。七是夯实重大项目储备,创新前期工作推进方式,研究制定《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安排意见》。

  3、切实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和重大专题研究
  认真做好经济形势定期分析,及时提出宏观调控方向、时机和力度等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加强重大专题研究,重点做好我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点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创新投资项目管理、铁路建设营运管理体制、新能源协调发展以及空港经济走廊等方面研究。

  4、统筹抓好规划编制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
  完成“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提出“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调整方案建议。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尽早批复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和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做好《川东北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成都新机场天府航空港经济区规划》等重大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协调推动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1个专项规划实施,完成总体规划实施项目的中期评估和中期调整。继续争取国家批复将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纳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努力争取国家批准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

  5、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一是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筹备召开第二次部省联席会议,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开发投资基金,给予试验区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扎实推进内江、自贡、宜宾、绵阳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泸州、华蓥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的作用,在北斗卫星应用、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领域集中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四是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力度,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五是强化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抓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六是加强能源建设,做好全年煤电油气供应保障工作,推进水电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七是抓好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实施节能重点工程,确保实现201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以上。
  此外,还将扎实做好稳定农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有关工作。

  6、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着力提升价格监测预警的时效和水平。完善价格调控机制,扩大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性保险试点范围,认真落实粮油肉等重要商品储备和投放,稳定市场价格。继续规范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联动机制,加大对民生价格、涉农涉企收费以及公用事业、公益服务等重点领域价费监管,保障和维护好市场价格秩序。
在完成好上述重点工作的同时,我委还将积极做好社会事业发展、扶贫开发等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巩固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着力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提升行政效能、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开创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

  二、部门概况
  省发改委下属二级预算单位11个,其中行政单位4个,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2个,其他事业单位5个。

  三、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4年省发改委收入预算总额为20435.86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12264.1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7452.65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419.88万元,其他收入299.16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20435.8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14124.62万元,国防65万元,科学技术574.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254.39万元,医疗卫生427.1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68.34万元,农林水事务47.32万元,节能环保 2394.12万元,其他支出80万元。

  四、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省发改委部门预算安排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全省发展和改革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省发改委机关、下属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省发改委机关、下属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124.62万元,主要用于委机关及下属单位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重大规划编制、重大政策研究、经济监测预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及监督检查、能源管理、物价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具体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研究起草我省2014年重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协调推进12个重点方面改革。提出2014年全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安排,在省级试点市开展评估。2、创新推进投资项目管理。继续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着力激发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深入细致做好全年投资项目工作安排和任务分解,力争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300亿元,奋力实现全年投资2.37万亿元目标。进一步强化对500个省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分类分阶段加强管理,创新做好用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统筹推动成都新机场、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雅原高速等项目加快实施。3、切实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和重大专题研究。认真做好经济形势定期分析,及时提出宏观调控方向、时机和力度等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4、统筹抓好规划编制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完成“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提出“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调整方案建议。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5、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内江、自贡、宜宾、绵阳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泸州、华蓥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抓好能源建设和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实施节能重点工程,确保实现201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以上。6、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㈡ 国防支出65万元,主要用于国民经济战备动员工作等方面的支出。在国家和四川省经济动员办的指导下,完成四川省国民经济战备动员卫生、民兵等方面的潜力调查。

  ㈢科学技术支出574.9万元,主要用于下属科研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专项科研工作等方面支出,以完成“我省‘十三五’规划前期若干问题研究”、“我省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等10个重点课题研究。

  ㈣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54.39万元,主要用于委机关及下属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基本保障委机关及下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需要。

  ㈤医疗卫生支出427.17万元,主要用于委机关及下属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达到委机关及下属单位人员基本医疗保障。

  ㈥住房保障支出468.34万元,主要用于委机关及下属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向符合条件职工发放的用于购买住房的补贴等支出。

  ㈦农林水事务支出47.32万元,主要用于库区移民规划工作发生的初期调研、数据汇总、规划修订、咨询以及评审等支出。

  ㈧节能环保支出2394.12万元,主要用于购置环境执法监察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支出。通过购置环境执法仪器设备,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降低碳排放。

  ㈨其他支出80万元。主要用于“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发生的调研费、资料费等,该课题由省政府下达,主要研究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地区合作等问题,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最终形成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附表一: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收支预算总表


  附表二: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相关推荐